建议使用浏览器Chrome, QQ浏览器
登录/注册
首页 目录 资料 实验室 电子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鄂教版 留言反馈 排行榜 课件下载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5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2020-01-20 05:25:09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图片

第1-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千米和毫米》教案

第一讲:认识毫米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识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知道长度单位毫米,知道毫米的字母表示方法:知道1毫米有多长,建立正确表象。弄清cmmm的进率,知道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体验活动探索新知。

3.感态度。

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1毫米有多长,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引导学生建立1毫米的正确表象。

教具准备

课件、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练习本、一摞纸。

教学过程

―、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组合作学习,估计自己的橡皮的长、宽、厚。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自己的橡皮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地估计橡皮的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向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分组测量橡皮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橡皮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橡皮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量出的宽不到2厘米,还差两小格。”“橡皮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橡皮的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 毫米的物品。”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讲: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识技能。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3.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难点:千米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教具准备

小黑板、图片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图片出示:公路上出现一个一个里程牌及指路标志、限速标志。

提问:这是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上面写着什么?你知道1千米是多少吗?

揭示课题:认识千米。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千米”

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看一看,走一走。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

通过测量得到1010米是100米,观察,后走一走,想一想100米的长度。举例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让学生量出100.米,再量出100米,让学生说说操场有几个100米,那10100米是多少? 1000米大约要绕操场走几圈?走1000米用了几分钟?

4)认识1千米。

让学生说说从学校门口到附近的什么地方大约是1000米。

为了简便计量1000米规定为1千米。

媒体展示:看一看1千米是10100米。

用千米作长度单位有什么方便之处?

学生1:方便说距离的远近。

学生2:知道一个地方有多远。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常用到千米?

三、课堂小结。

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五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二、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三年级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这是在二年级经历过“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并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是从一个较高的层面来系统整理二年级的相关的内容.

本节教材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安排了两个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利用统计表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学会用数据说话,体会调查数据在说明问题中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可以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统计表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调查活动中,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数据说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调查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让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4.教学难点:能用数据说话

三、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二年级已经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收集简单的数据,会用“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也尝试了用数据说明问题,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觉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本节课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兴趣。在此同时,还渗透了一些生活常识(健康的饮食观念),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敢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学法

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问题的解决过程,并获取新知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调查表两份,统计表两份、记号笔一根,贴图三张,水果名称图片若干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按照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应用” ————‘归纳小结’的流程展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班委会决定买两种水果庆祝一下,可他们不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吃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呢?

----大家的口味不一样,能不能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口味就去买?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就知道全班人最喜欢的是哪两种水果?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生自由发言

--不能,因为他喜欢的不是全班人都喜欢的

---调查

利用情景导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为引出课题,作好铺垫

二、

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二年级我们学过做调查统计,

有三步:

1.收集数据

2.用正字计数法整理数据

3.填写统计表,简单分析数据。

1.收集数据

----我们先看大频幕,考考你们的眼力

找三处不同,看看咱们用哪种调查表

----每组小组长到老师这领本组的调查表每人一张,等填写完了之后,交给组长,组长交给老师。

 

 

 

 

 

 

1.       表头

2.      其他

3.      填表说明

 

给学生一个回忆旧知的时间。

 

 

通过“找不同游戏”比较学习,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深刻。

2.整理数据

---现在我们开始整理数据。我们请五位同学到前面来,一名同学唱票,两名同学查票,两名同学用“正”字计数法记录。其余同学是督察员,认真听,仔细看。保证唱票的同学和记录的同学同步伐,不出错。记录的同学最后要把每种水果所得票数写出来。

3.填写统计表,分析统计表。

----再考考你们的眼力找不同(统计表),看看哪种统计表更合适,和同学们一起认识统计表。

把统计数据填入统计表中,检查数据的准确性

----看到统计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我们买水果时不能光考虑个人的喜好,结合票数和价格,设计一种购买方案,买什么,买多少,花多少钱,并说明理由,看看哪个组的方案既合理又省钱。

---某某组表现得非常好,班委会买水果的事情也得到了解决。那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光吃这两种水果呢?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呢?

---大家的建议非常好,我也有几条建议。大家看一下

①每种水果营养价值不同,所以要均衡;

②多吃应季水果;

③要有分享精神,和家人一起品尝幸福的味道。

 

 

 

 

 

 

 

 

 

预设

学生忘了,以填空形式出现

 

 

 

 

 

小组交流合作,小组互评,制定出最后方案。

 

 

 

 

 

 

生自由发言

让学生亲身经历整理数据的活动。

 

让学生

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感受统计表的作用,学会用数据说话。

 

小组交流合作,小组互评,让学生最大空间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巩固应用

---刚才我们先利用调查表收集数据,再利用唱票、查票、正字计数法整理数据,最后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那想知道咱们班同学最爱吃的蔬菜是什么,咱们应该怎么办?

---调查表这次我可没准备,要不咱们一起来制作调查表吧,想想咱们平常都吃些什么蔬菜,小组讨论,每组各推荐两种大众蔬菜。

师生共用完成调查表,学生自己填写调查表,只选择一种填写

----怎样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

----还有没有更节约时间的办法?

----现在每组发一个统计表,统计出本组成员最爱吃的蔬菜是什么

完成后展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分析数据,能得到哪些信息?

 

---先填写调查表,再整理统计,最后从统计表的数据中就知道了

 

 

师生共同完成调查表表,

预设

---举手示意

---唱票、查票、正字计数法

---小组完成统计表

 

生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确立蔬菜的品种,采用合适的调查方式,让学生能够当堂再经历一次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获得能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四、归纳小结

说一说:同学们,你们最爱吃哪些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

要多吃蔬菜,

科学搭配食物,

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咱们今天就学到这,留个思考题,咱们班选两名“三好学生”,应该选谁?怎样选?明天继续。

 

 

生自由发言

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新知

 

六、板书设计:

综合实践课《阳光体育运动会》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8~49页。

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统计表知识,教材通过四个例题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例1、例2让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教材呈现的情境图里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在交流中回答问题。例3、例4让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分段整理,分类调查,及时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回答问题。此外,教材还安排了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知识。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的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而且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整理和简单的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3、了解可以用数据调查统计的方法,分析、决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体现与他人合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4、了解数据可以描述和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5、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

教学难点: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统计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用调查统计的方法确定比赛项目的合理性,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和运动会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举办阳光运动会,经历发现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据调查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组织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实际情况中会运用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使用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收集、整理数据统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炫我两分钟:

确定活动内容:

我们三(2)班决定举办春季阳光体育运动会。那么举办运动会要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最后,主持人总结: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在确定比赛项目,最后制定比赛规则和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连,也引出了本课课题。】

二、尝试小研究

(一)课前小研究

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品牌、价格和容量。

(二)课上尝试小研究:

活动一:确定比赛项目。

1、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每人可选两项。若有喜欢表格里五项体育活动以外项目的,可以把项目名称写在其他一栏的下面。

同学们最喜欢的比赛项目调查表

项目 踢毽子 投沙包 跳绳 跑步 健身操 其他

人数(人)

2、根据调查结果,分组讨论比赛项目和有关规定。

我们小组认为要设的比赛项目有 ;

我们小组认为比赛的规定有 。

3、交流各组意见,确定比赛项目和规则。

最后确定的比赛项目: ;

比赛规定: 。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填调查表,讨论比赛项目和有关规定,最后确定比赛项目和规则,这一系列的活动正是学生所喜欢做的,使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也增强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活动二:制定活动计划。

1、确定运动会举办的时间。(日期可由老师提供给学生)

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时间: 时至 时

2、统计每个项目的参赛人数。

每人填一个申请表,再记录参赛人员名单和参赛项目。

姓名 比赛项目

活动三:购买矿泉水。

1、根据课前调查的市场上矿泉水的品牌、容量和价格。择优选取价格低、品牌好的矿泉水。

我选择的矿泉水品牌是 ,价格是 。理由: 。

2、根据全班人数和需要,确定购买的数量,做出购买计划。

【设计意图:活动二统计参赛人数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三制定购买计划,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有序交流。

给出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的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进行有序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交流有序、倾听认真、评价深入,小组交流才能真正有所成效。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梳理和概括,活跃学生的思维。】

四、班级交流展示。

1.同组内交流完了吗,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结果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对他们的结果进行补充。

2.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3.教师适时点拨引领: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解决方法。

最后,做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第一,巩固了收集相关数据、整理数据、制表等知识;第二,明确解决问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第三,提醒同学们要加强体育锻炼。

4.互相纠错,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尝试题做得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五、拓展延伸

在制定阳光体育运动会活动计划的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写出数学日记。

六、活动收获

总结本节课的感想和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畅谈学习收获,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知识。】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扫码查看下载全部资源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图片第1-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千米和毫米》教案第一讲:认识毫米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实践活动,知道长度单位毫米,知道毫米的字母表示方法:知道1毫米有多长,建立正确表象。弄清cm或mm的进率,知道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体验活动探索新知。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重点难点重点:知道1毫米有多长,并建立正确的表象。难点:引导学生建立1毫米的正确表象。教具准备课件、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练习本、一摞纸。教学过程―、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自己的橡皮的长、宽、厚。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自己的橡皮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反馈时,学生选择性地估计橡皮的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向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分组测量橡皮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橡皮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橡皮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2厘米,还差两小格。”“橡皮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橡皮的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认识毫米”。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 毫米的物品。”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讲:认识千米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难点:千米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片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图片出示:公路上出现一个一个里程牌及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提问:这是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上面写着什么?你知道1千米是多少吗?揭示课题:认识千米。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千米”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千米”。(1)认识10米。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看一看,走一走。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一想100米的长度。举例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3)认识1000米。让学生量出100.米,再量出100米,让学生说说操场有几个100米,那10个100米是多少? 1000米大约要绕操场走几圈?走1000米用了几分钟?(4)认识1千米。让学生说说从学校门口到附近的什么地方大约是1000米。为了简便计量1000米规定为1千米。媒体展示:看一看1千米是10个100米。用千米作长度单位有什么方便之处?学生1:方便说距离的远近。学生2:知道一个地方有多远。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常用到千米?三、课堂小结。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五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三年级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这是在二年级经历过“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并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是从一个较高的层面来系统整理二年级的相关的内容.本节教材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安排了两个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利用统计表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学会用数据说话,体会调查数据在说明问题中的意义。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可以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统计表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调查活动中,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数据说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调查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让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4.教学难点:能用数据说话三、学情分析学生们在二年级已经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收集简单的数据,会用“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也尝试了用数据说明问题,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觉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本节课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兴趣。在此同时,还渗透了一些生活常识(健康的饮食观念),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敢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学生学法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问题的解决过程,并获取新知识。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调查表两份,统计表两份、记号笔一根,贴图三张,水果名称图片若干六、教学过程:本节课按照“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应用” ————‘归纳小结’的流程展开。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班委会决定买两种水果庆祝一下,可他们不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吃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呢?----大家的口味不一样,能不能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口味就去买?----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就知道全班人最喜欢的是哪两种水果?----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生自由发言--不能,因为他喜欢的不是全班人都喜欢的---调查利用情景导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为引出课题,作好铺垫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二年级我们学过做调查统计,有三步:1.收集数据2.用正字计数法整理数据3.填写统计表,简单分析数据。1.收集数据。----我们先看大频幕,考考你们的眼力找三处不同,看看咱们用哪种调查表----每组小组长到老师这领本组的调查表每人一张,等填写完了之后,交给组长,组长交给老师。      1.       表头2.      其他3.      填表说明 给学生一个回忆旧知的时间。  通过“找不同游戏”比较学习,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深刻。2.整理数据---现在我们开始整理数据。我们请五位同学到前面来,一名同学唱票,两名同学查票,两名同学用“正”字计数法记录。其余同学是督察员,认真听,仔细看。保证唱票的同学和记录的同学同步伐,不出错。记录的同学最后要把每种水果所得票数写出来。3.填写统计表,分析统计表。----再考考你们的眼力找不同(统计表),看看哪种统计表更合适,和同学们一起认识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入统计表中,检查数据的准确性----看到统计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我们买水果时不能光考虑个人的喜好,结合票数和价格,设计一种购买方案,买什么,买多少,花多少钱,并说明理由,看看哪个组的方案既合理又省钱。---某某组表现得非常好,班委会买水果的事情也得到了解决。那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光吃这两种水果呢?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呢?---大家的建议非常好,我也有几条建议。大家看一下①每种水果营养价值不同,所以要均衡;②多吃应季水果;③要有分享精神,和家人一起品尝幸福的味道。         预设学生忘了,以填空形式出现     小组交流合作,小组互评,制定出最后方案。      生自由发言让学生亲身经历整理数据的活动。 让学生 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感受统计表的作用,学会用数据说话。 小组交流合作,小组互评,让学生最大空间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三、巩固应用---刚才我们先利用调查表收集数据,再利用唱票、查票、正字计数法整理数据,最后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那想知道咱们班同学最爱吃的蔬菜是什么,咱们应该怎么办?---调查表这次我可没准备,要不咱们一起来制作调查表吧,想想咱们平常都吃些什么蔬菜,小组讨论,每组各推荐两种大众蔬菜。师生共用完成调查表,学生自己填写调查表,只选择一种填写----怎样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还有没有更节约时间的办法?----现在每组发一个统计表,统计出本组成员最爱吃的蔬菜是什么完成后展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分析数据,能得到哪些信息? ---先填写调查表,再整理统计,最后从统计表的数据中就知道了  师生共同完成调查表表,预设---举手示意---唱票、查票、正字计数法---小组完成统计表 生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确立蔬菜的品种,采用合适的调查方式,让学生能够当堂再经历一次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获得能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四、归纳小结说一说:同学们,你们最爱吃哪些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蔬菜,科学搭配食物,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咱们今天就学到这,留个思考题,咱们班选两名“三好学生”,应该选谁?怎样选?明天继续。  生自由发言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新知 六、板书设计:综合实践课《阳光体育运动会》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8~49页。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统计表知识,教材通过四个例题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例1、例2让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教材呈现的情境图里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在交流中回答问题。例3、例4让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分段整理,分类调查,及时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回答问题。此外,教材还安排了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知识。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的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而且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整理和简单的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信息。3、了解可以用数据调查统计的方法,分析、决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体现与他人合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4、了解数据可以描述和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5、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教学难点: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统计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用调查统计的方法确定比赛项目的合理性,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和运动会有关的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举办阳光运动会,经历发现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据调查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组织实践活动的经验。教学重点:实际情况中会运用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使用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收集、整理数据统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教学流程:一、炫我两分钟:确定活动内容:我们三(2)班决定举办春季阳光体育运动会。那么举办运动会要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最后,主持人总结: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在确定比赛项目,最后制定比赛规则和活动计划。【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连,也引出了本课课题。】二、尝试小研究(一)课前小研究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品牌、价格和容量。(二)课上尝试小研究:活动一:确定比赛项目。1、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每人可选两项。若有喜欢表格里五项体育活动以外项目的,可以把项目名称写在其他一栏的下面。同学们最喜欢的比赛项目调查表项目 踢毽子 投沙包 跳绳 跑步 健身操 其他人数(人)2、根据调查结果,分组讨论比赛项目和有关规定。我们小组认为要设的比赛项目有 ;我们小组认为比赛的规定有 。3、交流各组意见,确定比赛项目和规则。最后确定的比赛项目: ;比赛规定: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填调查表,讨论比赛项目和有关规定,最后确定比赛项目和规则,这一系列的活动正是学生所喜欢做的,使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也增强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活动二:制定活动计划。1、确定运动会举办的时间。(日期可由老师提供给学生)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时间: 时至 时2、统计每个项目的参赛人数。每人填一个申请表,再记录参赛人员名单和参赛项目。姓名 比赛项目活动三:购买矿泉水。1、根据课前调查的市场上矿泉水的品牌、容量和价格。择优选取价格低、品牌好的矿泉水。我选择的矿泉水品牌是 ,价格是 。理由: 。2、根据全班人数和需要,确定购买的数量,做出购买计划。【设计意图:活动二统计参赛人数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三制定购买计划,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三、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有序交流。给出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的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设计意图:进行有序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交流有序、倾听认真、评价深入,小组交流才能真正有所成效。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梳理和概括,活跃学生的思维。】四、班级交流展示。1.同组内交流完了吗,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结果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对他们的结果进行补充。2.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3.教师适时点拨引领: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解决方法。最后,做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第一,巩固了收集相关数据、整理数据、制表等知识;第二,明确解决问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第三,提醒同学们要加强体育锻炼。4.互相纠错,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尝试题做得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五、拓展延伸在制定阳光体育运动会活动计划的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写出数学日记。六、活动收获总结本节课的感想和收获。【设计意图:通过畅谈学习收获,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知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APP观看

扫码安装,或者点击这里


.

1→ 统编教材配套课外阅读书籍

2→ 难懂的数学概念一眼看明白